近年来,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利用互联网,大数据,人工智能和新技术探索环境治理模式,创新环境监测手段,智能化监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,因此开展智能化监测科普宣传活动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,一方面增强社会大众对智能监测的理解,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智能监测开发的科学兴趣。为此3月20日下午,河海大学开放型实验基地策划举办了“走进科技,环境智能监测”科普活动。
活动主要包括 “环境监测系统及搭建介绍”、“各类监测硬件展示”、“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参观”、“交流互动”4个环节。
环节1,以实验基地已搭建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为背景,详细介绍智能监测系统组成、硬件选型、软件开发、多环境变量融合预警技术等。
环节2,展示了常见的监测传感器、无线传输硬件、数据采集系统等,其中感知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、噪声传感器、CO2传感器、PM值监测传感器、震动传感器、风速监测传感器、激光位移传感器等。
环节3,针对目前实验室已构建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进行参观,在实验室各区域布置不同类型的监测传感器,例如在模拟地震水下振动台基坑内部布设震动传感器、噪声传感器、温湿度传感器、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、风速传感器等。
环节4交流互动,各位同学针对疑惑、感兴趣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沟通,有效激发了大家针对智能监测系统研发兴趣。
智能监测在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,但针对不同群体,开展智能监测科普宣传知识差异较大,本次科普活动仅针对专科及以上学生群体,后续将策划更加大众化的科普宣传活动。